想透過短影音建立個人品牌或企業形象,可以如何選擇

短影音定位策略 – 找到創作方向的4大內容類型

一、短影音的熱門與卡關點

在與企業或個人品牌主討論導流與曝光策略時,短影音幾乎是所有人都想投入的一個熱門項目。然而,多數人在起步時就會卡在一個問題上:不知道自己應該怎麼「定位」

談得太深,好像沒人看;談得太淺,又容易被質疑「這有什麼好講的?」其實,這個問題的本質就是行銷的老問題——如何在對的地方,跟對的對象,說對的話

雖然我不是影片製作出身(如有需要,我可以推薦不錯的團隊),但從定位邏輯來看,這其實就是行銷與內容經營必備的基本功。

二、短影音定位策略的核心概念

我們可以用兩個重要維度來思考短影音內容策略:

  • 內容的專業深度:你的內容有多知識性、專業性?
  • 目標受眾的精準程度:你想觸及的族群有多明確?

以下這張圖就是根據這兩個維度所建立的「短影音內容定位矩陣」:

短影音內容定位矩陣

三、4大短影音內容定位類型

🔶 專業廣泛型(高專業 × 低精準)

  • 適合知識普及型創作者、教育工作者、專業職人(如心理師、營養師、法律人)
  • 受眾範圍廣泛,內容需避免艱澀,利於擴大流量

✅ 優勢:建立專業形象與社會影響力,變現方式多元(課程、書籍、演講等)
❌ 挑戰:需具備轉譯能力,觀眾黏著度不易維持

🟣 專業精準型(高專業 × 高精準)

  • 適合 B2B 業務、顧問型個人品牌、深度服務提供者
  • 高度聚焦,對接明確需求的族群

✅ 優勢:觀眾忠誠度高、信任感強
❌ 挑戰:受眾基數小,內容製作門檻高

🔵 娛樂大眾型(低專業 × 低精準)

  • 適合搞笑、娛樂、流行日常題材
  • 追求短期大量觸及

✅ 優勢:製作彈性高、成本低,容易引發病毒式傳播
❌ 挑戰:競爭激烈,容易被遺忘

🟢 娛樂定向型(低專業 × 高精準)

  • 適合特定興趣社群(如貓奴、健身族、媽媽社群)
  • 可發展個人風格與社群互動

✅ 優勢:黏著度高、互動性強、適合品牌培養
❌ 挑戰:需要不斷輸出,理解族群很關鍵

短影音定位示意圖

四、如何選擇適合的短影音策略?

  • 你是否擁有專業內容?是否能夠簡化包裝?
  • 你是否清楚你的目標觀眾是誰?
  • 你是要賺流量還是賺轉換?不同定位影響策略
  • 你是否有拍攝與後製資源?

沒有哪一種定位最好,只有最適合你當下資源與目標的切入點。

五、常見問題 FAQ

Q:沒有攝影專業背景,也能做短影音嗎?

A:當然可以。內容比形式更重要,手機拍攝也能有好效果。

Q:是不是越專業越容易吸引信任?

A:是,但過於艱澀反而流失觀眾。關鍵是「轉譯能力」。

六、延伸閱讀與資源下載

七、結語:定位清楚,內容才有力量

不要為了追求爆紅,而犧牲你真正想傳遞的價值。找到適合自己的定位,才是穩定輸出與創造影響力的起點。

本文為 evergreen 內容,將持續更新短影音趨勢與最新策略。


✍️ 關於作者:王如沛

王如沛,企業數位行銷顧問與講師,利果果數位行銷顧問創辦人。
專精於數位轉型、SEO、AI應用、內容經營、GA4網站數據分析及廣告投放,輔導超過 300 家企業,其中包含統一集團、東森集團、永豐銀行、中華電信、遠傳電信、艾茉莉太平洋等知名企業。
同時也是金融研訓院、商研院、外貿協會等單位合作講師與顧問。
經濟日報 〈數位沛方〉 專欄作者,著有《數位廣告漲價時代下的50個行銷策略》。

更多資訊請見:https://zgogo.t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