錯誤的數位行銷思維-以Adidas為例

數位行銷替企業帶來了KPI成效檢視的便利,但也帶來了許多的亂象,在擔任顧問的期間,我們遇到許多過度依賴網路工具提供的數據來做決策的人,我們樂見許多的企業開始數位化,但過度的依賴卻也造成許多企業的成績衰退,最近一個被拿出來當成錯誤數位行銷案例討論的,就是知名品牌就是Adidas愛迪達斯
Adidas愛迪達斯的全球媒介總監Simon Peel表示:過去這些年,Adidas愛迪達斯過度投資了數字和效果(digital & performance)渠道,進而犧牲了品牌建設
文中還提供了異常精確的數字:77%的預算在效果,23%在品牌。
那所謂的「數字和效果渠道」到底是指啥呢?
翻譯一下,本質上,你可以理解為這是兩條標準:
①投資可以監測的 >> 不可以監測的
②投資直接產生轉化的 >> 不能直接產生轉化的
也就是說,Adidas愛迪達斯把大把的預算砸在了社群經營、SEO/SEM、網路平台廣告這樣的渠道,這些渠道可監測,甚至能按CPA甚至CPS(購買)付費,ROI立竿見影。
而傳統的戶外、電視、廣播、報紙自然就相形見絀了。更有意思的是,文中提到,Adidas愛迪達斯過去幾年一直引用的是一種叫做“最後點擊”的歸因模型(Last Click attribution)
Google Analytics_歸因模式解說_王如沛
Google Analytics_歸因模式解說
這種模型就把“務實主義”發揮到極致—— 顧名思義,不管之前消費者看過點過多少其他品牌信息,這個模型會把轉化的功勞全部歸因於最購買前的後一次點擊。
看到這裡你應該恍然大悟:
很明顯,這違背了最基本的營銷常識:
效果轉化並非無源之水,這個源頭就是“品牌建設”
從任何消費者決策旅程或基本的漏斗模型中,我們都能看到,沒有源頭的認知與興趣,就沒有最終的轉化與購買。引用一位數字廣告資深從業者的數據:
事實上,用戶一般要經過20多個廣告點擊才能做出購買的行動。各種展示方式包括搜索,社交,郵件,異型廣告或者電視廣告。
就如同農民種稻一樣:
收割稻子就是效果/轉化;而播種、施肥、澆水,都是品牌活動。收稻子,當然開心。但你不可能不播種,只收稻子。難不成期待稻子從空氣中長出來?
所以,相信有個更大的疑問在你腦中呈現了:
Adidas愛迪達斯真的就那麼蠢?為什麼那麼不重視品牌?
一個如此成熟的全球品牌,擁有完備的營銷體系和上百億的預算。。。他們怎麼就會忽略這麼重要的營銷常識呢?
其實對於大多數甲方而言:
堅持做“ 品牌建設 ”,真的特別難。
這裡其中一個原因在於過往的行銷方式難以衡量,因此當數位行銷主打都有數據可追蹤紀錄時,造成許多的企業過度的依賴他們所提供的數據,其中最容易被錯誤使用的,就是ROI,他會造成的問題在:
①過度投資數字和效果渠道,局限了品牌心智的廣度覆蓋。
追求高ROI風險_廣度降低_王如沛
追求高ROI風險_廣度降低

 

雖然數字廣告近幾年爆炸式發展,但人們上班、下班,聽音樂看電視的場景從來沒有消失。如果過度追求投放roi高和數據監測,那更多的電視、戶外、報紙、音頻等渠道就容易被選擇性忽視、拒絕。對於成熟品牌,這其實是畫地為牢,自己限制了自己的品牌曝光和触達。
②高ROI的效果猛藥,消耗了品牌心智的“深度”
品牌深度與廣度_知名度與指名度_王如沛
品牌深度與廣度_知名度與指名度
為什麼會存在ROI高的媒體呢?一是,因為總會存在漏斗底部的消費者,他們需求匹配、購買意願高。比如,在搜索引擎主動搜索品牌名稱的人群,所以SEO的ROI自然也高。
二是,因為品牌為了保持住這樣的ROI,就必然打折促銷。當輕易的促銷變成了常態,消費者就不會再以正常價格消費,也就成為了所謂的“價格敏感用戶”。
換句話說,嚴重削減了品牌溢價。對於大品牌,消費者原本一種仰視的心態也蕩然無存。
你可以想像得到,品牌建設的終極目的,毫無疑問應該是構建一個矩形,使得品牌在人們的心智中既廣又深,有足夠多的消費者對其有足夠強的記憶和依賴。
回憶一下各種品牌資產排行榜,前幾名的品牌如蘋果、可口可樂、迪士尼、華為,莫不是在深度和廣度上都做的很好,擁有真正強大的品牌資產。Adidas愛迪達斯其實也是如此具有規模的的全球品牌,這樣可以更容易理解,為什麼Adidas愛迪達斯這段期間只重視ROI的操作對品牌資產造成了多大的損失。
原文網址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