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的第一場OKR課程,在20位企業主的交流討論下,完美畫下句點.究竟什麼是OKR?為麼要談OKR?是不是真的所有企業都有需要OKR?這堂課程中我們一次搞清楚.
演進史
1954年 MBO
最早開始談的MBO,特色在於讓大家有一個共同的目標,利用目標及歸屬感來讓大家一起朝目標前進.但這個時期,雖然有了目標,但並沒有一個量化管理的概念,因此變成了大家知道要做,但怎麼做有效,怎麼做最好,是毫無頭緒的.
1990年 KPI
為了讓員工們能知道要做什麼是重要的,開始出現了KPI管理的風潮,透過數字,大家開始知道要做哪些事情,會對自己的考績有幫助,因此部屬們開始以各自的KPI當成工作重點,能達標成為每個員工或單位的最高指導原則.但因為這個標準是從主管主動幫部屬規定的,導致部屬們只能接收去做,而為了達到自己的KPI,大家開始減少和其他部門或人的合作,雖然在部分的產業上因此獲得了很好的效果,但在某些產業上,因為只各自關注自己的項目,反而無法得到好的綜效,
1999年 OKR
對於使用了KPI卻無效的企業,其中最大的問題就在於:部門間缺乏了溝通合作,以及對於達成目標時的做法沒有共識.而OKR跟過往的最大不同,就在於解決了這兩個問題.首先,OKR透過MBO的強調共識,強化了部門間的關係,在共同目標底下,不同單位必須相互協助合作.第二個,目標不再只是由主管對部屬進行要求,而是因為部屬對於共識及目標有更深入的了解後,主動來提出該做好哪些事情.(不過這個環節對於台灣企業來說比較困難,有時還是得先由主管拋出想法後,再視員工反應狀況做適度調整)
到這邊,我們可以看出來,企業推崇OKR的原因,在於他能解決一些過往的方式無法解決的問題,但這個解決方法,其實可能在這名詞被發明前就已經有企業或部門在採用.因此有時我們在課堂或者會議中,會遇到有人表示這不是我們以前在做的嗎?沒錯!這是有可能的,因為OKR其實只是代表了一個文化,一個願意以整體願景目標為目標、願意以為了達成大目標而攜手合作、願意讓部屬認同公司進而主動提出解決方法的文化.